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制裁俄罗斯却让自己陷入十年衰退,这个欧洲国

来源:国际问题研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8-18 08:0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为尽快摆脱当前的领导力困境,德国外交及安全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,大幅增加国防预算,且逐步增强对外军事干预的倾向。总理朔尔茨更是放下豪言,表示“德国将建立北约框架内最

为尽快摆脱当前的领导力困境,德国外交及安全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,大幅增加国防预算,且逐步增强对外军事干预的倾向。总理朔尔茨更是放下豪言,表示“德国将建立北约框架内最大规模常规军,以捍卫北约每一寸领土”。然而,相比于新一届联邦政府的壮志雄心,德国在现实层面软实力失灵、硬实力疲软的能力短板暴露无遗。且随着对俄制裁的负面外溢效应不断显现,燃油、供暖、用电等费用增加并转嫁给普通消费者,朔尔茨政府还将面临社会民生等多重压力。这些均将对其政策转型构成挑战,并进一步牵制德国重塑欧洲领导力。

然而,由于俄乌冲突的爆发,德方冻结了“北溪2号”输气管道的审批进程,俄方亦以技术原因为由接连降低“北溪1号”的输气规模,导致当前“北溪1号”的输气量仅有高峰时期的18%。德国联邦政府已于6月拉响天然气应急警报,能源短缺的问题迫在眉睫。加之2022年底“弃核”的大限将至,为填补能源缺口,德国在寻找新的供应商的同时,已开始着手推动“延长煤电”。根据德媒报道,德国拟取消相关法律草案中涉及“在2035年之前实现碳中和”的内容,并模糊了关闭煤电站的时限,以延长煤电站使用期限。放弃欧盟认可的“绿色能源”,转向高排放、高污染的煤炭,无疑是德国能源转型以及环保政策的明显倒退。

德国作为传统工业强国及出口大国更是首当其冲。当前,德国通胀已处于近50年来最高位,且30年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。工业订单减少、居民消费锐减,德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进一步上升。德国莱布尼茨经济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,自2014年因克里米亚事件对俄实施经济制裁以来,德国每年经济损失超50亿欧元。而此次德方支持欧盟对俄实施全方位制裁,相关经济负面外溢效应将更突出。德国五大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结果显示,全面实施对俄能源制裁将导致2023年德国经济萎缩2.2%,损失或超2000亿欧元。加之新冠肺炎疫情、难民等多重危机,不利影响或将持续十年之久。

不仅如此,对俄制裁还将对德国政治转型造成干扰,阻碍联邦政府重建欧洲的领导力。长期以来,德国始终奉行“以触促变”的新东方政策,坚信利益捆绑系稳定欧洲安全、处理对俄关系的最佳方案。因此,自俄欧关系因克里米亚事件出现恶化以来,德方一直希望能够借俄欧能源合作助力双边关系正常化。然而,俄乌冲突的爆发不仅宣告了联邦政府多番外交斡旋的失利,德国既往对俄政策立场亦在欧引发巨大争议。施罗德、默克尔、施泰因迈尔等前任政治领导人甚至被诟病为俄乌冲突的“罪魁祸首”。自2009年欧债危机后,德国逐步在欧洲建立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严重受损,总理朔尔茨一度在应对此次俄乌冲突过程中“失声”。

此外,对俄制裁还导致德国能源转型战略承压,环保进程倒退风险上升。德国对俄能源出口的依赖远高于其他欧洲国家。俄乌冲突爆发前,欧洲每年45%的煤炭、40%的天然气和26%的石油来自俄罗斯,而其中过半数流向德国。德国近一半的硬煤,三分之一的石油和逾二分之一的天然气均依赖俄罗斯出口。自德国推动能源转型以来,虽然煤炭及石油等化石能源进口已呈下行趋势,但与此同时,天然气作为德国绿色转型过渡能源的重要性持续上升。因此,德方对天然气进口的中期需求实际上不降反增。

吴妍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助理研究员

日前,欧盟对俄罗斯煤炭禁运正式生效。实际上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欧盟共通过七轮一揽子对俄制裁计划,涉及贸易、投资、金融、能源、科技、外交等各领域,制裁规模及力度空前。然而,在欧盟不断加码对俄制裁的同时,制裁的反噬效应也逐步显现。欧洲能源及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,各国经济高通胀、低增长的压力渐增。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2年,欧元区通货膨胀率或将高达6.1%,经济增长预期亦由4%大幅下调至2.7%。而俄乌冲突的爆发及其所导致的能源价格飙升,则被视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。

文章来源:《国际问题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gjwtyj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818/1366.html



上一篇:巴勒斯坦问题不解决,中东难有真正的和平与安
下一篇:港股异动 | 特步国际(01368)涨超6%领涨体育用品股

国际问题研究投稿 | 国际问题研究编辑部| 国际问题研究版面费 | 国际问题研究论文发表 | 国际问题研究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国际问题研究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